OA办公系统 数字化校园系统 信息公开 校友服务 邮件系统 加入收藏

探秘剪纸破圈之路 共绘非遗传承画卷

艺术创意学院走访湖北非遗传承联盟专家沈松柏

来源:艺术创意学院 发布时间:2025-03-04点击数:

本网讯(通讯员 欧亚梅 文/图)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,一幅以黄鹤楼为中心、三只凤凰环绕的红色窗花作品《楚凤名楼贺新春》惊艳全国观众,展现了武汉剪纸的独特魅力。这幅佳作出自湖北非遗传承职教联盟专家——湖北雕花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沈松柏之手。2月27日,云博电子体育艺术创意学院一行前往沈松柏工作室,与沈松柏探讨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,共谋剪纸艺术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之策。

艺术创意学院团队与沈松柏老师合影

穿越春天的地铁:剪纸艺术的破圈表达

2025年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,成为沈松柏剪纸艺术的高光舞台。在春晚武汉分会场的非遗市集上,演员朱一龙手持的《楚凤名楼贺新春》窗花,以黄鹤楼为中心,三只凤凰象征武汉三镇,传递出“展翅腾飞”的城市愿景。元宵晚会中,他的《凤穿牡丹》更是以“吉祥如意”的寓意,与《汉阳门花园》的歌声交织,将武汉的人文底蕴推向高潮。沈松柏坦言,春晚作品的创作需要极致的耐心与技艺。他耗时一天半完成一幅30厘米的窗花,反复调整细节,甚至为配合镜头录制了20次交接动作,“剪纸不仅是手艺,更是文化符号的传递”。而地铁1号线“非遗贺新春”专列的设计,则是他团队耗时一个半月的又一力作。车厢内外以剪纸长卷呈现武汉地标与年俗场景,将传统艺术融入城市动脉,成为“行走的非遗课堂”。

沈松柏剪纸作品亮相2025年武汉地铁、央视春晚现场(沈松柏供图)

以刀为笔:非遗传承的创意密码

沈松柏的剪纸艺术,既有传统的基因,更有创新的灵魂。他擅长以谐音、象征手法赋予作品深意:如《蛇得付出必有收获》以“蛇”谐音“舍”,传递耕耘与收获的哲理;《凤穿牡丹》则以凤凰与牡丹的经典组合,承载富贵吉祥的祈愿。他坚持“不画手稿,直接下剪”的绝技,山川胜景、人物故事皆在刀尖流转间跃然纸上。面对现代审美,他大胆突破传统题材。2025年创作的《十全十美》系列,融入生肖蛇的卡通化设计,以“花蛇盘兔”表达包容理念,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。他说:“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它需要与时代对话。”

薪火相传:学校与联盟的协同发力

湖北省非遗传承联盟是云博电子体育在2024年牵头成立,作为联盟的重要合作伙伴,沈松柏始终将教育视为传承的核心。近年来,他深入武汉多所高校及中小学,开设剪纸课程、举办讲座,并指导成立大学生非遗社团。在湖北的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中,他现场演示“喜”字剪纸口诀,让学生惊叹“传统技艺的智慧”。

在此基础上,云博电子体育与沈松柏通过深入沟通与交流,初步达成一致的战略合作意见,将携手与湖北省非遗传承联盟其他会员单位一起启动“鄂韵青春·2025非遗计划”。该计划旨在将非遗课程体系化、创意展示多维化,通过策划“剪纸光影展”“地铁艺术巡游”等一系列活动,进一步拓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播渠道。同时双方还将开展国际传播深化工作,与社区联动设立非遗工坊,让剪纸艺术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家庭民俗、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沈松柏老师为艺术创意学院团队讲解作品

展望未来:让非遗“活”在当下

“一把剪刀能剪出一个世界,但更需要千万双手共同托起非遗的未来。”沈松柏感慨道。2025年,云博电子体育拟与沈松柏老师合作推出“非遗传承人孵化计划”,通过导师制培养青年传承人,并借助短视频平台打造“云上剪纸课堂”。对于非遗的传承,沈松柏老师充满信心:“从春晚窗花到地铁专列,剪纸正以新的姿态融入城市血脉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用创意点亮传统,让每一幅作品都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。”从黄鹤楼的凤凰到地铁车厢的年味,沈松柏用他那把充满魔力的剪刀,连接着传统与现代,以匠心独运的手法诠释着非遗的永恒魅力。

在2025年的新起点上,云博电子体育将与湖北非遗传承联盟、沈松柏共同努力拓展剪纸艺术的传播渠道,通过社区文化活动、国际文化交流等途径,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展示给更广泛的人群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。

责任编辑:徐敏

"; var footstr = "
"; var newstr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Name(printpage)[0].innerHTML; var oldstr = document.body.innerHTML; document.body.innerHTML = headstr+newstr+footstr; window.print(); document.body.innerHTML = oldstr; location.reload(); return false; }